NY∕T 1248.6-2016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6部分:腐霉茎腐病(农业)

ID

823B9FE54A644C86BADA61FDEE0D364F

文件大小(MB)

0.42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6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B 16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248 . 6一2016,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6部分:腐霉茎腐病,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n evaluation of maize resistance to pestsPart,6: Pythium stalk rot,20 1 6 -1 0 - 26 发布2017 - 04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目U 1==1,NY / T 1248 (( 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拟分为13 个部分:,第1 部分:大斑病;,第2 部分: 小斑病;,一一第3 部分: 丝黑穗病;,一一第4 部分: 矮花叶病;,一一第5 部分: 玉米民,一一第6 部分: 腐霉茎腐病;,一一第7 部分: 镰抱茎腐病;,一一第8 部分: 镰抱穗腐病;,一-第9 部分:纹枯病;,一一第10 部分: 弯抱叶斑病;,一一第11 部分: 灰斑病;,一一第12 部分:瘤黑粉病;,一一第13 部分:粗缩病,本部分为NY / T 1248 的第6 部分,本部分按照GB/ 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NY/T 1248.6-2016,本部分起草单位: 中同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王晓鸣、孙世贤、石洁、李晓、晋齐鸣,I,1 范围,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6 部分:腐霉茎腐病,本部分规定了玉米抗腐霉茎腐病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NY/T 1248. 6-2016,本部分适用于栽培玉米CZea mays L. )自交系、杂交种、群体、开放授粉品种以及野生玉米和玉米近,缘种对腐霉茎腐病抗性的田间鉴定和评价,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土壤接种soil inoculation,将病原菌放置在植株根系附近土壤中的接种方法,2. 2,腐霉茎腐病pythium stalk rot,由卵菌中的腐霉菌CPythium spp. )侵染所引起的以玉米植株基部茎节茎髓组织分解为特征的玉米,病害。该病害引起玉米植株茎节内部腐烂、叶片青灰色干枯、果穗下垂、籽粒灌浆不足和根系变黑腐烂,的症状,3 腐霉菌接种体制备,3. 1 病原菌分离,以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发病植株茎轩基部节位的发病茎髓组织中分离茎腐病致病腐霉菌。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腐霉菌CPythium spp. ) C参见附录A) 后,进行纯化培养和致病性测定,3. 2 致病种鉴定,对用作抗病性鉴定接种体的病原菌应进行种的鉴定。鉴定采用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的方法(参见附,录A) ,确定病原菌的种级地位,3. 3 病原菌繁殖,在接种前需要进行病原菌的繁殖。常用方法为将在培养基上培养的病原菌接种于经高压灭菌的玉,米粒上扩大繁殖。培养7 d~10 d 后,菌丝布满玉米粒,即可用于接种(参见附录A ) 。可采用不同地点,来源的多个腐霉菌菌株分别繁殖后混合接种,4 抗病性鉴定圃,4.1 鉴定圃设置,鉴定圃应具备良好的自然发病环境,能够进行灌溉,4. 2 鉴定设计,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在进行选育品种抗病性鉴定时,每30 行鉴定材料设1 组已知高抗、,高感对照材料(参见附录B) ;在进行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时,每50 行鉴定材料设1 组已知高抗、高感对,照材料,1,NY/ T 1248. 6-2016,4. 3 种植要求,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播种时间相同或适当调整,以使植株发病期能够与适宜的气候条件,(降雨与温度)相遇,鉴定小区行长5 . 00m ,行距0 . 60 m 或0.65 m ,条播或穴播,每行留苗25 株~30 株,低于2 5 株时视,为该品种/ 材料鉴定无效。鉴定种质资源时,每份鉴定材料种植1 行;鉴定选育品种时,每份材料种植2,行。土壤肥力水平和耕作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5 接种,5. 1 接种时期,接种时期为玉米大喇叭,5. 2 接种方法,采用土壤接种法,霉菌的玉米粒投入土,的湿润, 以使病原,5. 3 接种前后的,腐霉菌为喜,6. 2 调查方法,调查者以,株。计数每份1,6. 3 病情分级,式中:,X 发病株率, 单位为,Y 发病株数,单位为株;,N 一一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病情分级及相对应的植株发病株率描述见表1 ,表1 玉米对腐霉茎腐病抗性鉴定的病情级别划分,病情级别描述,l 发病株二和o %~ ? 0%,3 发病株率? 1 %~ 1 0 . 0%,3 发病株率10 . 1 %~30 . 0%,7 发病株率30. 1 %~40. 0%,9 发病株率40 . 1 %~100%,2,分根系,将长满腐,土,并保持土壤,足的水分,度不低于,即为发病,(1),NY/T 1248. 6-2016,7 抗性评价,7. 1 鉴定有效性判别,当设置的高感对照材料发病株率超过40 % 时, 该批次鉴定视为有效,7. 2 抗性评价标准,依据鉴定材料发病程度(病情级别)确定其抗性水平, 划分标准见表2 ,表2 玉米对腐霉茎腐病抗性的评价标准, 并依此结果对,抗性评价,3,NY/T 1248. 6-201 6,附录A,(资料性附录),玉米腐霉茎腐病病原菌,A. 1 学名和形态描述,肿囊腐霉,学名: Pythium inflatum Matthews,瓜果腐霉,学名: P ythium a phanidermatum CEdson) Fitzpatr……

……